成功签约广西药用植物园科研管理系统扩展功能开发合同
2021-03-05 17:00:30
广西药用植物园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厢竹大道,创建于1959年,占地面积202公顷,是中国对外(国际)开放的二十一个大型植物园之一。建园52年来,广西药用植物园共收集、保存活体药用植物品种5600多种,其中珍稀濒危药用植物100多种。
广西药用植物园坐落在距南宁市区8公里的东郊山峦,占地200多万平方米,是中国及东南亚地区最大的药用植物园之一。园内林木苍翠,藤蔓纵横,加上棚架点缀其间,小桥流水更添雅趣。该园已成立了旅游公司,正式推出广西药用植物园一日游,可以大规模地接待游客。广西药用植物园是一座容游览、科研、教学和生产于一体的综合性园地。
学科建设和科研
围绕资源保护,广西药用植物园以药用植物资源学、栽培学、生态学及化学为重点学科,主要开展药用植物的引种、驯化、保存、良种繁育、规范化栽培及可持续开发利用研究。建园以来共承担药用植物研究与开发项目101项,其中国家攻关课题6项,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,科技部课题7项,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课题5项,自治区卫生厅课题27项,自治区科技厅课题51多项,其它各类课题6项。取得科研成果29项,获国家和省部级科技奖17项(次),发表各级论文著作300多篇(本)。
建园和资源保护
2001年以来,在卫生厅大力支持下,在缪剑华主任提
出的立体的《本草纲目》建园指导思想指导下,广西药用植物园的建园和资源保护工作取得了较大突破。以前只有约400亩的标本园,现在已建成旅游科普园和种质保存园共1450亩的两个活体保存园,其中旅游科普园包括"立体的《本草纲目》"草部展区、广西特产药物区、药物疗效分类区、木本药物区、藤本药物区、荫生药物区、珍稀濒危药物区以及民族药物区等8个展区;种质保存园已建成引种驯化圃、繁育圃、自然分类园、木兰园、茶园、姜园、中国药典区、外来药用植物区等10个功能区和专类园。资源保护由2000年保存活体药物标本2500多种,增加到现在的4000多种。科研能力建设和科研课题
广西药用植物园的科研能力建设在近5年来得到了迅速加
强。2004年从国家发改委获得了国家现代中药产业化重大专项"广西大宗地道及濒危稀缺药材GAP良种繁育基地"项目,国家发改委资助1000万元。通过该项目的建设,将于2006年底建成药用植物栽培室、植保室、真菌室、土化室、组培室、生物技术中心、种质研究室、分子生物研究室、天然产物研究室、药理室、广西中药材规范化种植研究中心、广西中药材良种繁育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多个实验中心共7000多平方米,目前已完成土建施工,并将配备总值近5000万元的仪器设备,其中包括600M的核磁共振仪。2004年被自治区党委组织部和人事厅授予"广西中药材良种繁育人才小高地",被自治区科技厅授予广西科技创新金源单位。2006年被国家人事部批准为博士后工作站。 因科研能力建设的加强,承担的各级科研课题迅速增加。目前在研课题共41项,其中国家级课题3项,自治区级课题38项,在研课题经费643万元。 北京银通先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与园方在2020年3月9日签订科研管理系统项目合同,系统将于3个月后成功上线。